Wednesday, December 15, 2021

The French Dispatch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Director: Wes Anderson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 1+3 個短片的集合,分別代表『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四個專欄。在技術層面來說,這部電影應該是 Wes Anderson 個人風格的精華集錦,所有他愛用的技巧以及手法在法蘭西特派週報裡應有盡有:人物置中的畫面配置、實景穿插動畫、黑白彩色交換、畫面橫移換幕等等。如果喜歡 Wes Anderson 風格的觀眾應該會覺得非常過癮。我雖然不算 Wes Anderson 的死忠影迷,但是從1998年的 Rushmore 開始他的每一部電影我都看過,大致上也都喜歡。法蘭西特派週報對我來說就像觀賞一場兩小時的煙火秀,頭一個小時會覺得非常享受,但是第二個小時開始就不免有點疲乏。煙火結束後除了煙霧以及印在視網膜上的殘像之外並沒有太多在情感層面的回味。
Wes Anderson 目前的手法本來就會對深層情感的表達產生限制。這樣的限制在一到兩小時的單一劇情長片中可以達到比較好的平衡,但是在像法蘭西特派週報這樣的作品裡這種短絀就會格外明顯。與 Wes Anderson 較早期的作品相比,如此取捨的演化顯然是他自己在藝術上所下的決定。我不一定喜歡,但是非常尊敬。情感層面之外,Wes Anderson 電影特有的美學與幽默感則完全沒有因為個別故事長度的縮短而受到妥協,我認為光就這些元素就值得把法蘭西特派週報這場煙火秀多看幾次。Wes Anderson 跟一群固定的演員合作已成慣例,而且名單顯然在增加當中(Wes Anderson Cinematic Universe?)。光是對於那些演員又將扮演哪種角色的期待也是我會收看他每一部新片很大的原因。純就個人私心喜好,我還是希望 Wes Anderson 未來可以往情感共鳴那個方向走回去幾步(例如 Moonrise Kingdom 就非常好)。但不論如何,Wes Anderson的新片就像過年特別節目一樣,雖然在看之前就已經知道大概會是怎麼回事,我還是年年引頸期盼。

Wednesday, December 1, 2021

The Beatles: Get Back

The Beatles: Get Back (2021). Director: Peter Jackson

我很晚才開始聽 Beatles 的音樂。

之前,一直覺得Beatles 之於西洋音樂就像Citizen Cane 之於西洋電影一樣,是那種大家都說是經典,但是在連消化新東西都快沒有時間的情況下應該是無暇去體驗的東西。接觸他們的音樂之後,也發現因為時(年)差的關係對他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團體基本上一無所知。在Beatle解散多年,John Lennon 跟 George Harrison也過世許久之後,看著現在的Paul McCartney跟Ringo Starr時已經感覺不到當年The Beatles到底是怎樣一個樂團了。
所以聽到Peter Jackson要導一部關於Beatles 的紀錄片時非常期待。這部紀錄片叫做The Beatles: Get Back,因為是Peter Jackson的作品所以不意外(誤)的分成三集,並且每一集都超過兩小時。The Beatles: Get Back聚焦在1969年的第一個月,Beatles 在同時籌備新專輯Let It Be 和一場睽違三年的現場演唱會的點滴。對他們的音樂還算熟悉的我來說,光是能親眼看到幾首喜歡的歌曲從無到有的過程就令人非常開心。尤其是Billy Preston出現的段落,那種終於知道「原來這首歌的這個部分是這樣來的」的感覺實在是難以形容的滿足。
音樂之外,Peter Jackson從超過60小時的原始側拍裡呈現了這個樂團在解散前夕的真實面貌:Paul對於即將失去John這個創作夥伴的盡力諒解與悲傷,John和George對Paul一直以來強勢主導的不滿,George長年在John和Paul創作陰影下因而無法在音樂上獨當一面的挫折,還有對一切看起來總是無能為力的Ringo。但是最重要、也最感人的,是即使在極端不愉快的解散前一年,當四個人聚在一起聊天打屁玩音樂的時候仍然流露出的快樂神情。有時候真的很難想像創作出這麼多經典音樂的Beatles,實際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十年,解散的時候每個人還不到30歲。紀錄片的結尾,是那場有名的屋頂演唱會的完整版,這也是Beatles最後一次的現場演出。紀錄片結束之後,我一邊寫這篇感想一邊把Let It Be這張專輯來回聽了兩次,即使在四十多年後還是非常的棒。誠心推薦。